2020后疫情市场,传统农业的自救之路

2020后疫情市场,传统农业的自救之路

原标题:2020后疫情市场,传统农业的自救之路

这次疫情给了我们的农业敲响了警钟:农产品传统的销售渠道想靠靠不住。山东蔬菜大量滞销,黄瓜2角一斤、韭菜5角一斤;湛江的走地鸡无饲料可喂,跳楼价100元6只;四川凉山的新鲜草莓,没人来收,农户只能用来喂羊……

传统农业的销售方式在疫情面前不堪一击,从现在来看疫情长短仍不可知,至少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农业农村经济对生活在县乡村里的从业者影响更大,经济形势更趋严峻的情况下,转变传统农业的销售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转变传统农业的运作方式呢?有几种方式,我想跟大家讨论下。

方式一:互联网+农业人——云种菜

很多城市白领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大,常常会找各种方法放松自己,而过一过健康轻松的田园生活,是很多都市白领的梦想。如果将地租给这些为了放松自己的“都市农夫”,价值一定远远大于这块地本身的价值。假如将田垄隔成两百多个小块,每小块约三平方米,最初定的价格是每小块年租金150元,另加年管理费50元,这样每一小块地一年就有200元收入,如果能把那块地都租出去,一年的毛收入就是近五万元!互联网+农业,云种菜。

方式二:自媒体+农业——“网红”带货

自媒体时代,利用网络视频平台,以农村生活为发布内容,进而成为“网红”,已然成为可能。线上走红,带动的是线下增收。而有些网红带动的不仅是自己的农产品销售,甚至会带红一个村庄。这样农民的产品就不会滞销,能在农产品生产出来以后,经过网红的直播第一时间被外界知晓,不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经销商,而导致最后收购价很低而售价却很高了。这些农村“网红”,给农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产品销售渠道。

方式三:体验式生态农业——农家乐

探索新型服务为目标的企业新机制,培育发展多元服务。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地区***和企业积极探索现代农村建设的新模式。许多以村为单位、以乡镇为单位的采摘园、农家乐、乡村游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村建设,也从另一方面改变了乡镇的经济结构,加大了第三产业的比例,减少了第一产业的比例。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区域内农产品的需求,对于一些知名的体验式生态农业区将会具有更大的服务主体和辐射范围,这是农产品供应链的新探索。

“农,天下之本,助天地以生衣食者。”农业,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疫情当前大家报团取暖,或者优化、灵活变通合作形式,或者共享物流、仓储、渠道资源。新兴农业模式正在转变。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