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金融创新补三农“短板”

陇南市:金融创新补三农“短板”

  宕昌县木耳乡的养鸡户赵忠已有多年的生态散养鸡经验,但是由于资金紧张,只能小规模养殖。2015年,赵忠在扶贫政策支持下,贷了5万元的扶贫款,扩大了养鸡规模。“去年我养殖的1000只生态散养鸡被抢购一空,在乡***的支持下,今年我又扩大规模养殖了3000只,中秋节前后就可出栏。”赵忠说道。

  “农民有想法、想干事、有项目,但缺乏相关的融资手段,‘资金难’已成为农村发展首要难题,金融活水的注入,激发了农民的干劲,木耳乡去年共发放扶贫贷款3140万元,这笔贷款为农民‘贷’来了新希望。”木耳乡党委书记任志远对记者说。

  我市贫困人口广泛分布在农村山区,基础金融服务薄弱,陇南脱贫攻坚,精彩在农业,难点也在农业,要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必须补齐“三农”这块短板。

  “三权”抵押贷款,让“没用”变“有用”

  武都区马街镇,志刚黄牛养殖合作社的经理张志刚,经常被流动资金缺乏所困扰。

  虽然张志刚有地、有房、有草场,但这些都变不成“担保物”,拿他的话说,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

  2014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三权”抵押贷款,让沉睡的资产变成了流动的资金。目前已建成全省首个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平台并实现市、县、乡联网运营,同时建立完善了确权、评估、抵押登记、交易、风险补偿等各项配套机制。

  前年,张志刚在市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中心,用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在兰州银行陇南分行贷了90万元,用于流动周转资金。现在合作社的养牛数已达130头,张志刚还在马营乡承包了一万多亩的天然草场,吸纳10户贫困户为股东,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张志刚与兰州银行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90万元贷款到期后,兰州银行又为他进行了续贷。

  我市把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作为农村“三变”改革的有力抓手,深入推进,有效破解了“三农”融资难题。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77.3亿元,2018年新增2.93亿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1.01亿元,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05亿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0.87亿元。

  金融创新“本土化”,为产业发展添动力

  杜平清是武都区汉林乡花椒协会的会长,他向记者介绍,今年他们以花椒协会的名义作担保,在武都合作银行为117名会员贷了2800万元的“椒红宝”贷款,满足了花椒采摘、收购与运输等花椒全产业链对资金的需求。

  我市类似“椒红宝”这种本土化的信贷产品还有农业银行陇南分行针对西和半夏产业发展的“半夏贷”、甘肃银行陇南分行针对电商产业发展的“电商易贷”、礼县农商银行针对苹果产业的“秦果宝”等。这些本土化的信贷产品根据农民与产业发展所需设计,“接地气、聚人气”,能有效满足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

  融资担保,为“龙头企业”发展助力

  时下,正是农副产品收购的旺季,康县的“山货大王”郑文山忙得不可开交。

  郑文山的康县兴源土特产有限公司几乎每年要收购康县一半以上的木耳,销售五分之一的各类“山货”,让农民平均每户增收6700元,撑起了康县土特产的“半边天”。但是在农副产品收购旺季,郑文山经常被钱所困。

  了解到郑文山的难处后,甘肃金控陇南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出面担保,康县农商银行将为郑文山的公司贷1000万的产业扶贫款。现在各项手续基本已经办妥,贷款下来后郑文山将全部用于收购农副产品,让农民手里的“山货”及时变现。

  陇南龙江金融服务公司依托甘肃省金控集团组建成立甘肃金控陇南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提供融资担保,确保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落地,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尤其涉农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截至6月末,公司已为62家经营主体增信发放贷款1.03亿元。

  我市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创新金融产品、设立中小微企业增信专项基金,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通过金融政策补齐“三农”发展短板。截至6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57.9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1.42%,同比增长4%。